一週大事
■ 5/13:MSCI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新增華航、長榮航、力積電、華新4檔,刪除鴻準、上銀、合一3檔。(新聞)
■ 5/11:楊金龍明示 央行貨幣政策考量三個因素:國內通膨展望、疫情對內需的衝擊,以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 (新聞)
(上圖取自免費圖庫photoAC–作者: fujiwara)
( 閱讀: 777 )
5 月 14
■ 5/13:MSCI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新增華航、長榮航、力積電、華新4檔,刪除鴻準、上銀、合一3檔。(新聞)
■ 5/11:楊金龍明示 央行貨幣政策考量三個因素:國內通膨展望、疫情對內需的衝擊,以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 (新聞)
(上圖取自免費圖庫photoAC–作者: fujiwara)
( 閱讀: 777 )
2 月 15
大家都想知道股價會漲到多高、跌到多低,
網路上有不少估算股價的方法,大部份都是使用本益比推算或是淨值比推算
但是,哪一個方法比較準確 ?
我不知道,因為這些都是利用過去的數值來推估未來可能的價格。
而且股價在波動,常會因為其他外在因素而變的「今年(這次)不一樣」…
所以,利用這些方法推算出來的股價,是讓我們提早做準備的
大家在極度樂觀時,熱錢在推動,股價就會比我們想像的高很多
那麼,我們就要小心應對、甚至減碼
全世界都在崩盤時,大家就會極度恐慌,股價就會比我們想像的低很多
這時,我們可以高興,因為殖利率變高了,有錢就可以加碼。
( 閱讀: 511 )
最新留言